品尝过烈火烹油,苦熬尽资本寒冬,回归于冷静淡然,短短数年间,互联网医疗仿佛经历了一个轮回。
国家一纸文件出台,为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格局定下乾坤。将互联网医疗落地于实体医疗机构与医疗服务场景中,一批服务于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疗企业,正由内向外破土而生。
国家有政策 地方有行动
我国较早一批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崛起可以追溯到2011年。2014-2015年间,由于政策推动与资本追逐,互联网医疗进入喷发期。而这一时期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初涉领域主要分布在预约挂号、在线问诊、健康保健、生物技术、医疗信息化、医疗综合服务、医药电商等方面。
2015年,原国家卫计委明确表示,“除了医疗机构提供的远程医疗外,其他涉及医学诊断的工作不允许在互联网上开展,可以做健康方面的咨询。”2016年,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在全市范围内限期清理“公立医院医务人员通过商业公司预约挂号、加号谋取不正当利益”的行为。政策“动荡”年代,一批互联网医疗企业寻求转型,或从此销声匿迹。
2018年对于互联网医疗而言是一个分水岭。2018年4月28日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促进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发展的意见》,为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行业发展树立了风向标。互联网医院、远程医疗、“互联网+家庭医生签约”服务、“互联网+药品供应保障”服务、“互联网+医保结算”服务,“互联网+医学教育”、“互联网+人工智能”服务,将成为互联网医疗布局的绘图基础。
国家有政策,地方有行动。2018年4月29日,浙江省印发《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深化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行动方案》,重点推进看病少排队、付费更便捷、检查少跑腿、住院更方便、急救更快速等医疗卫生服务项目。实现以上目标,互联网医疗无疑是最有力的工具。
反观医疗机构内部,国家取消药品加成对医院形成剧烈冲击,止损还需要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能力。国家纵向推进分级诊疗遇阻,通过远程诊疗等互联网手段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,迫在眉睫。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,患者不仅希望能够治愈疾病,还希望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,其中,缩短患者在院时间成为关键。
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地方实施方案,互联网医疗正实现蜕变。突破以往的预约挂号、轻问诊等发展模式,如今的互联网医疗表现得更为冷静。回望医疗行业发展面临的各重窘境,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需求旺盛,围绕实体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表现其生命力。
以浙江省为例,无论是“最多跑一次”的医疗服务流程再造,还是以浙一互联网医院、乌镇互联网医院等为代表的医疗生态变革,互联网医疗终将落地于实体医疗机构与医疗服务场景中,成为发展真理。
市场有需求 企业有规划
目前,我国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亟待缓解,信息化能力提升,成为解决“三长一短”问题的重要工程。2018年开始,第二轮为期三年的“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”在全国启动。建立预约诊疗制度、远程诊疗制度、临床路径管理制度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、医院社工和志愿者制度,成为医疗机构的首要任务。
实体医疗机构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需求空前旺盛,一批服务于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发起猛烈攻势。在想方设法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,顺应时代,一批实体医疗机构开始举办互联网医院。作为全国首个三甲医院线上院区,浙一互联网医院运行情况备受关注。作为承建商,杭州卓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卓健科技)深知互联网医院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的重要性。
2011年,还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任职医生的尉建峰创办卓健科技。致力于为大中型医院及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化解决方案,打造智慧医院生态闭环,尉建峰认为,抓住核心诊疗业务,就等同于掌握了互联网医疗落地的路径;服务好实体医疗机构,便等同于踏上了互联网医疗生态的主战场。
尉建峰
回望卓健科技的发展历程,无不体现出其战略理念。2012年,卓健科技推出全国首款掌上医院APP“掌上浙一”。2013年,卓健科技推出杭州市第一医院掌上应用“移动医院”。2014年,卓健科技切入远程诊疗与双向转诊。尉建峰认为,传统会诊基础上的移动互联网化不可避免,实现移动互联网与远程医疗业务模式的对接,“移动远程”应运而生。
目前的互联网医疗企业,无外乎是服务于实体医疗机构等B端,与服务于公众、患者等C端两种发展模式。关于两种模式的利弊,卓健科技则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。紧紧围绕实体医疗机构与医疗服务模式,在2015年,卓健科技获得腾讯1.5亿元B轮融资。浙一互联网医院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远程医疗项目、河南省人民医院分级诊疗平台等,卓健科技交上了一份服务超过2500多家医院的答卷。 |